最近几天,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欧拉在华为全连接大会上发布这是继2019年欧拉操作系统开放后的又一次重大升级
根据消息显示,未来欧拉操作系统可广泛部署在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设备等其应用场景涵盖it,ct,ot,使得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多个设备,一次开发可以覆盖所有场景
q:最近,华为在计算业务方面做了一些改变,包括服务器华为下一步的计算产品线会有哪些调整欧拉的新定位和升级,这是什么样的考虑
a:最近,我们的x86服务器业务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也在寻找一种新的模式来使这一业务可持续发展x86服务器的定位不同于鲲鹏和阿森松岛x86服务器就是产品,让产品更具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做彭坤,崛起,就是要构建新的产业生态我们在x86服务器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强化了我们为鲲鹏和瑞星构建新产业生态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计算行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鲲鹏和盛腾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端到端,边缘到云的合作需求,提供多元化的计算能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
未来在鲲鹏和阿森松岛方面,我们对:有两个坚持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聚焦核心基础软硬件,打造基础软硬件扎根技术,发展生态,二是坚持开放硬件,开源软件,赋能银河app下载安装的合作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发展战略,与银河app下载安装的合作伙伴共同创造,共享产业价值,共同构建繁荣生态欧拉的这次发布也是我们整个生态建设的一部分
q:根据任总的最新发言,欧拉的定位是针对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和生态基础,不仅要面向服务器,还要面向通信和设施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我们经常听说,操作系统对于通信和设施来说,如何理解这给欧拉带来了哪些技术挑战
a:首先,华为在ict领域有很多产品,包括计算,存储,云服务,边缘计算,基站,路由器等等所有这些产品都需要配备操作系统在如此多的广阔场景中,对操作系统的需求是非常多且不同的包括你刚才问的工控领域的通信设备和操作系统,操作环境会相对小一些,不像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可能都有gb级以上的内存同时,它对确定性,可靠性和时延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华为一直在打造能力,希望用统一的架构来满足各种场景的操作系统需求
开源操作系统对于数字基础设施来说,欧拉会有很多技术要求来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欧拉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栈原子解耦,可以根据设备不同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特点进行构建,并且可以灵活裁剪同时,支持按需服务的构建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借助工具帮助自己形成自己需要的操作系统同时,我们还提供多设备协作套件,帮助我们的开发人员在开发应用程序时有效地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协作此外,我们支持一次开发应用程序,涵盖多个场景借助标准api,欧拉sdk和欧拉devkit,开发人员可以一次开发他们的应用程序,并将其部署在各种设备上这些都是我们在后续技术上需要做的工作
q:操作系统是关键的核心组件对于行业客户来说,更换时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欧拉目前在行业客户中的应用进展如何鲲鹏生态的成熟会给华为的新兴业务带来什么
a:我们的欧拉操作系统之前在服务器领域发展的非常快目前已部署30多万套,到今年年底商用可能超过100万套希望以后能和各行业的应用开发者有更多的合作,在各行业的操作系统中发挥相关作用
q:的全新欧拉操作系统和鸿蒙系统也将开启能否举例说明这两种操作系统会带来怎样的体验
a: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操作系统我们称之为软烟囱它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带来了生态碎片化,应用重复开发,有效协同困难等挑战
构建新生态,不能简单模仿或跟风,必须创新,而这种创新必须面向未来,满足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未来的需求是什么即端,边,云的全场景需要协同,整个数字基础设施云,管,边,端需要协同,这是未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我们需要面对未来的趋势,如何在云,管理,边缘,端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来构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我们将通过欧拉加入鸿蒙系统
鸿蒙系统是一个包括智能手机,各种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一套鸿蒙系统架构来实现,所以被称为万物互联欧拉面向数字基础设施,ict ot,整个场景就是一套欧拉鸿蒙系统和欧拉的想法相似,那就是改变操作系统的现状
技术上如何更进一步打通鸿蒙系统和欧拉首先是共享内核在华为开发鸿蒙系统和欧拉的核心团队是研发团队,我们在组织中自然是共享的然后在内核的产品上进一步分享第二,鸿蒙系统和欧拉的整体设计理念相似我们称之为全栈原子解耦通过解耦和组件化,可以理解为抽屉式,面向不同的场景,可以组合不同的版本,进而构建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多样设备的需求
基于这种统一的设计理念和共享内核,我们希望在下一步进一步增强欧拉和鸿蒙系统之间的能力共享有几个具体的规定
划:
第一是未来计划在欧拉构筑分布式软总线能力,让搭载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和连接鸿蒙终端,这个网络设备不管是边缘还是工业场景还是云管边,一旦识别了鸿蒙的终端,自动识别,自动连接,就把整个云,管,边,端生态打通了。
同时,我们还会推出新的编程语言本次,我们发布了毕昇 c 底层编程语言我们计划在明年发布仓颉应用编程语言鸿蒙和欧拉,用全新推出的统一应用编程语言来开发,这样在上层应用用同样的一套编程语言,进一步实现应用生态的打通
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一步步规划,把面向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鸿蒙和面向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的欧拉两个生态再进一步打通,这就是未来整个数字世界需要的统一的操作系统。
q:欧拉是否也给自己定义了一个阶段性发展的小目标。
a:关于欧拉,我们是有目标的首先,欧拉和鸿蒙都坚持开源实际上欧拉和鸿蒙的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两点:第一是面向未来的端边云全场景构建的操作系统,更有竞争力,第二是坚持开源模式,汇聚开发者和生态伙伴的力量,共建共享共治社区,共同完善产业生态欧拉开源社区已经是中国最主流的操作系统产业根社区
我们不仅定位中国,也要走向全球后续,我们有计划把欧拉社区延伸到海外,一步步把欧拉开源社区打造成全球主流的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社区这样让全球的开发者,全球的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伙伴都在社区上作贡献通过社区打造一个全球主流的开源社区,构建一个全球主流的生态有这个全球主流的生态的支持,在中国,海外,我们帮助社区的商业伙伴成为市场主流份额的厂家这是欧拉的发展目标
在工业场景,这次我们发布了欧拉 21.09 创新版,明年 3 月份还将发布 lts 版本我们现在跟一部分 osv 在合作,面向工业场景推出相适配的商业发行版,把工业场景现有的复杂的操作系统通过欧拉实现统一
q:欧拉操作系统资金以及研发人力投入的情况能否透露具体是哪个团队在牵头做
a:我们做欧拉操作系统有超过十几年的历史,并把过去十几年研发的成果,向产业界开放之前徐总也提到,这并不是一个新东西
在具体投入方面,华为内部有中软的内核开发团队,也有计算产品线的产品和生态团队,在不同的通信产品领域,云的产品领域都有面向欧拉做相应的产品开发的团队总数有几千人的研发投入未来,在华为我们会持续加强面向欧拉的投入
现在华为内部启动了欧拉会战,加上我们过去面向鸿蒙的松山湖会战,我们就是要解决操作系统缺芯少魂的少魂的问题欧拉开源之后,华为的投入不会减少,我们还会持续加大同时更重要的是,未来通过开源社区,就不仅仅是华为的投入,整个产业链的投入都会加大
目前在欧拉社区里面直接做代码贡献的总共有 6500 人,其中 90% 是非华为的直接代码贡献者整个产业链都在为欧拉社区做贡献我相信这次欧拉全新发布之后,整个产业链的投入会进一步加大,通过汇聚全产业链力量,共同繁荣生态
q:未来鸿蒙与我们现在的欧拉之间的分工是什么比如哪些设备可能比较适合用鸿蒙,因为我们底层是通的,然后哪些设备可能更适合用欧拉
a:鸿蒙跟欧拉操作系统是相互互补的,加在一起,可以覆盖数字全场景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鸿蒙是面向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是面向智能终端,面向端侧的操作系统欧拉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所以面向 ict 的设备都是基于欧拉覆盖的全场景,然后面向消费者终端或者各种行业终端,物联网终端类的都是鸿蒙覆盖的场景
在工业场景,就是 ot 场景,原则上也是基于这样的分工,就是面向设备类是基于欧拉来覆盖,面向端侧,有各种工业场景的物联网的终端是基于鸿蒙来覆盖可能在一部分边缘的场景,边缘设备到底是属于端侧还是属于边缘设备,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所以两种操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交叠,就是在工业场景,这个就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对可靠性要求更高,更符合网络设备要求的,那我们就用欧拉系统,需要更灵活适配终端,多样性的,那就基于鸿蒙所以为什么说欧拉和鸿蒙进一步打通,也更有价值,就是它既有各自独立的定位,又有一定的交叉地带,同时还需要这两个生态的协同对接
q:演讲中您提到现在整个鲲鹏生态已经能够用得上,但下一步是要做到用得好,那么鲲鹏从用得上到用得好还有多远。
a:从用上鲲鹏到用好鲲鹏,事实上这个转变是已经在部分行业,部分场景在做转移了因为本身来说它并没有可量化的说多少就算好用,多少是可用
从应用迁移的角度,从不同计算平台的应用迁移的角度,从原来的一个计算平台迁移到鲲鹏之后,它带来的用户体验,带来的性能能够进一步提升,这就是好用如果性能基本持平,那算是可用的如果说迁移上来,比原来性能还差,那算不太可用或者基本可用所以我们现在梳理出来的八个主力场景,我们现在已经逐步地做到了从原有的计算平台迁移到鲲鹏之后,不仅可用,还能好用,就是性能还能提升这是从迁移的角度
从原生开发的角度,怎么算好用应该是基于鲲鹏来做原生开发,对开发者来说,更方便,更便捷,极简开发,要么带来更好的性能,要么带来更多的功能,更多的增值的业务或者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是我们在后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未来我们希望从使能应用迁移到使能基于鲲鹏的原生开发,让更多的应用不要说再在原有的平台上开发一遍再迁移过来,而是从一开始就在鲲鹏的平台上做原生的应用开发
这次我们推出的 devkit 2.0,就是让更多的行业应用就从一开始在鲲鹏上面开发,这样开发者也不用二次迁移这样伴随着我们鲲鹏的生态进一步在各个行业的发展,整个生态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各个应用就自然得到了规模的应用
q:鸿蒙和欧拉可能在某一些设备上可能会存在交叉,那这两个系统后面再去向更多的用户场景拓展的时候,会不会很容易打架这块华为内部是怎么定义这两个东西的边界或者怎么去平衡这个事情
a:操作系统本身就是在一个场景上是存在多种选择的就像现在面向智能手机,现在有 ios 操作系统,android 操作系统,有鸿蒙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做选择,上层的应用也可以做选择在服务器操作系统这个场景,现在也有不同的操作系统的厂家都在做商业发行版所以上层的应用软件可以选择其集成的操作系统厂家,然后用户单位也可以针对操作系统来单独招标所以在不同的场景下,操作系统都不是唯一选择,其本身就存在多个选择
从这一点来说,对于工业场景,如果说存在一定的重叠的地带,那也有一个用户可选择的过程所以这本身来说并不存在冲突,应该是给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因为如果一个场景只有唯一的选择,那反而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方式所以首先不存在冲突
但是我们也是希望让客户多个选择,也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共享,而不是在多个选择之间相互互斥如果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商业发行版,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那就存在客户选择的这个操作系统,我基于这个操作系统开发了上层的应用当我要转换到另一个操作系统时,我上层的应用要全部开发一遍,不管是对用户还是生态中的软件企业来说,都存在工作量的浪费
所以我们也希望把底层能够进一步打通,让不同的操作系统的商用产品或者商用发行版,它们相互之间既有差异化的部分,又有共性,可共享的部分它的基础部分能通过我们构建的统一的开源社区来构建一个开共享的基础部分,包括欧拉开源社区,在基础开源部分可以实现能力的共享但是不同的技术软件企业基于开源社区,又可以推出各自的商用发行版面向客户
商用发行版在基础的平台基础上,再增加差异化的部分,发挥各自他们的优势,比如在场景化适配性,在可靠性,在更多的增值功能各个方面,可以鼓励大家差异化这样面向最终的场景,最终的客户,有多个选择,但是这多个选择之间又能够实现最有效的基础的共享这就是我们希望的一种模式,应该也是用户所希望的一种模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